201601 张芷涵
初,是开始,当初;心,是心脏,中心。心是感性的,多变的,初心也容易弄丢。是故,提起初心,多伴随一声长叹。韩愈在《五箴序》中说:“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难掩怅然之感,愈显初心可贵。
既然人心易变,初心也不断变换着形态。当初心不再是当年原貌,便会有人责问:“你把初心放哪里了?你在做什么?”事实却不一定全都如此,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初心的方法不止一个,缓兵之计也是良策,更何况童言稚语,不是所有“初心”都能成为人生的道标,指明方向。初心并非象牙塔上的明珠,伯牙子期的弦音,它是能接地气的,懂得变通的,和卖菜老大妈也能聊得来的话题。
初心于个人而言,可能是那个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的理想,一个能给人勇气与力量的东西。它能让韩寒毅然退学,能让村上春树边慢跑边写作接近四十年,能让孔子穷酸潦倒周游列国宣讲追求,能让哥白尼不顾阻拦坚持日心说……初心是理想,是爱好,是事业,是追求,是真理,是能让人甘愿为之付出一生的东西,也许市场遗忘,却不曾真正忘记。
初心于手艺而言,便是温柔的坚持,是工匠精神,之所以《我在故宫修文物》能感动众人,是因为它体现了匠人们的初心,是对传统的爱,是传承的手艺,这份温度足以感动众人。《舌尖上的中国》说,初心是一种不变的味道,在传统中发酵,又由现代翻炒。日本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在制作纪录片过程中,不满HNK电视台录制的“一个女学生,花了不到两个月,成功学会炸天妇罗”的影像,在录最后一段时,面对学员“糟糕”的成品,斥责其“辜负了一条鱼辛辛苦苦长这么大,做得完全不像样,浪费食材”,并要求电视台原样播出,否则拒播。这种匠人的坚持,最终迎来一片叫好。坚守初心,是不违背本愿,是对手艺的尊重及沉甸甸的承诺。
初心于国家与社会而言,是飞速发展中的冷静思考,是工业时代淘洗下苏醒的环保意识。它提醒着我们,我们也是万物生灵中的一部分,也离不开空气、水、泥土的芬芳,我们也曾是在泥地里奔跑的野孩子,在叛逆期挣脱束缚,肆意妄为,懂事后流着悔恨的泪水,想要回到母亲的身边。对自然的深远,懵懂的爱,亦是纯洁的初心。
佛教中说,初心是初发心愿学佛,功行还没有达到高深阶段的人,我们怀揣着初心,也才刚刚启航。神农尝遍百草,终得黍禾数株。初心不惧风雨,坚定成长,个人的初心也许微小朴实,但若初心成为群体现象,定将璨灿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