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孩子驶向成功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我是外国语实验小学604班唐晓天同学的父亲,今天很荣幸能够作为家长代表参加本期“爱与陪伴”公益讲堂活动,我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爱心为帆,智慧为桨——助力孩子驶向成功”。讲座之前,我想解释一下,我的孩子离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还有很远,而作为家长我也一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在思考和摸索,今天仅仅只是想借助这个平台和各位进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悉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女儿从学前班到一年级都是在美国度过的,2012年和我一起回国的时候,中文基本停留在能进行基本对话的水平,她就是以这样的状态插班加入到了一年级的最后两个月的学习。作为家长,我很担心,我害怕来自自信心的打击会成为孩子童年的一个阴影。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作为向来爱说爱笑的孩子,我发现她回家之后明显变得情绪低落了,在我的追问下,她告诉我说她不开心,因为读课文没有其他同学流畅,当时的我安慰她说“你的同学们一直都在学习和使用中文,而你刚刚开始接触中文课文,就像你觉得英文课非常简单是一个道理”,记得那时候我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另一件事是关于她的班主任罗璇老师发给我的两条短信,一条是她上学的第一天我收到的,罗老师告诉我“她体育课跑步很快,全班同学都为她喝彩了”,另一条大概是在一个月之后,罗老师告诉我:“我之前一直没有点晓天回答问题,但是今天点了,因为我知道她一定可以把那个问题回答的很好”。这两条短信我一直在手机里保留了很久,因为这里面饱含着老师的良苦用心,或许也正是以此为起点,在老师和家长的悉心呵护下,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一步步健康、阳光地走到了毕业季。我一直觉得孩子的童年是离不开自信的,只有从小树立了自信心,将来才能在面对困境和挫折的时候永保一份阳光和斗志;而这样一份自信心的养成,需要身边的成人去不断的呵护。而且只有以自信心的呵护作为前提,所谓的挫折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能是雪上加霜。
2、努力培养独立的人格。中国的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过多的加注到孩子身上,会无时无刻的去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诚然,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是不可缺少的,这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事无巨细的干预孩子的行为和思考。教育学方面的一些研究显示,孩子们独自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其实是他个性养成的最优方式,而且他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学会独立思考和养成担当,我们家长所需要的仅仅只是适当的引导。以完成作业来说,很多家长都有陪孩子的习惯,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太合适的。从二年级开始,我就没有给孩子报过听写了,我教给她的方法是,把每个词的拼音写在草稿纸上,对着拼音在听写本上写下正确的汉字,最初孩子也是抵抗的,她希望我能陪着她做作业,但是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再之后她学会了自己用红笔批改作业,包括试卷分析也是她口述我记录。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很欣喜的看到,面对选择的时候她有自己的主见,她会告诉我她为什么会选择买这件衣服,选择学习这个特长,甚至包括选择初中在哪个学校学习,有时候原因可能就是“我喜欢”,但是随又能否认这正是独立人格迈出的第一步呢。
3、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是当今教育提的很多的一句口号,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体会主要包括:首先要学着去进入他们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就像一个童话,很多东西对于成人来说是幼稚甚至有点可笑的,只有家长学着去理解并融入,将自己看作是他们童话世界里的一份子,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才会接受和你做朋友。其次,互信是基础。伴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越来越希望家长能够信任他们,能够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包括他们的选择、他们的言行和他们的社交。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家长就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尤其不要对他们一些看似幼稚的举动嗤之以鼻和暴力干涉,哪怕是错的,我们也需要作出善意的引导。一旦孩子真正将你视为朋友之后,他们才会与你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只有有了分享,家长才能更多的去了解和引导他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4、如何面对考试。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害怕考试的,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考试,心态也许会在将来成为左右他们考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记得女儿第一次在考前和我说很紧张的时候,我是这样安慰她的“我说考试其实就是你和老师的一种交流,你需要通过试卷告诉老师你学会了什么,而什么又是你不会的,你会的多分数一定会很好,有不会的你才能知道自己还需要学习什么”,而这句话我一直用到了现在,很有效,我几乎再没有看到她为考试而紧张过了。再就是考试结果,“所有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每次失败都会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这句话是我刚刚和她说的,原因是因为一则报道,说一个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原因是感觉考的不好。很让我开心的是,当我告诉她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的回答是“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没有考好可以再考啊”,我想这样的回答是我想要的。
5、成功者不一定是破风手。看过电影《破风》的人一定对破风手这个概念不陌生,简单的说就是在自行车骑行比赛中冲在最前面的人,或者理解为我们家长很期待的“第一名”。我曾经对女儿说过破风手的意思,我告诉她破风手需要面对最大的阻力和体力的消耗,所以我不要求你考第一名,你只需要展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我一直觉得很多“天才”的孩子都被“第一名”的要求束缚了,这种束缚可能是来自自身,但更多的也许是来自家庭和社会。如果你的孩子很优秀,可以很轻松的获得第一,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在将来面对的人群和竞争对手会越来越优秀,终有一天他会失去王者的宝座,因为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但是成功的人却可以有很多,因为成功的含义很广泛,某种意义上,能够积极面对失败再次冲击成功本来就是一种最大的成功。这一点也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就明白的道理。
以上是我关于孩子成长的几点浅显的思考和体会,仅供各位参考。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的孩子不是学霸,我也不是教育家,面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我门所有的家长都是学生,我们一直在路上”。最后,我想再次回到我的讲题,让我们共同用无私的爱心为帆,用我们成人的智慧为桨,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帮他们平稳的驶向成功。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