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拉开了音乐课的帷幕。优美流畅的旋律中,郑媛老师和孩子一齐打起节拍,摇摆身体,产生共鸣。
一曲罢 ,孩子们纷纷表示:
“心情舒畅……”
“我的心情很放松,感觉很快乐。”
“好像躺在青草地里。”
同学们的感受各有不同,郑老师顺势伴展开了肢体语言的训练: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对音乐不同的理解。
郑老师首先示范,借助肢体语言的奥秘,展现出3拍子的重音位置,学生随即跟着一起用肢体的强弱变化表达音乐旋律的起伏。郑老师牵起孩子们的手,围成圆圈席地而坐,老师和学生一同融入在律动之中,很和谐,很美妙。
接着,孩子们聆听欣赏不同的乐曲,感受体验不同的舞曲风格。孩子跟着老师模仿,观察舞步的变化规律 ;最终,得出结论:四三拍,强弱弱 ;孩子们再以有趣的接龙方式击拍,渐渐感受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
【课堂洞察,董蓓】: 音乐是人们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国界,老少皆宜。教学生读懂音乐、审音乐之美是音乐普及教育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体验与感受是音乐课的重要学习方式,而聆听与体态表达是学习的完成方式。郑老师带领学生用听觉、动觉等多种形式去感受并理解音乐,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看着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洋溢的笑容和创意的表现歌曲,能感受到每个孩子体验到音乐的快乐,也让音乐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里。